TeGo-AI 产品操作手册
指导 TeGo-AI 平台不同角色用户(普通用户、系统管理员、开发人员)完成核心功能操作,包括智能体创建与管理、MCP 服务集成、模型调试、系统配置等,确保用户能高效使用平台能力构建 AI 应用。
环境要求
系统要求
- 浏览器:Chrome、Safari、Edge 98+、Firefox 95+(建议开启 JavaScript)
- 网络:可访问 TeGo-AI 平台服务器、第三方模型接口(如 OpenAI、通义千问)及 MCP 服务地址
- 设备:桌面端(Windows/macOS/Linux),分辨率建议 1366×768 及以上
登录与退出
登录系统
- 操作步骤:
- 打开浏览器,输入企业专属系统地址(如
https://tego.zhama.com.cn/
)。 - 输入管理员分配的用户名(通常是邮箱)和初始密码,首次登录需修改密码(要求:8位以上,含大小写字母和数字)。
- 若系统开启双因素认证,需在手机端接收验证码并输入,完成二次验证。
- 打开浏览器,输入企业专属系统地址(如
- 预期结果:页面跳转至首页,顶部显示登录用户名和企业Logo。
退出系统
- 操作步骤:
- 点击左下角 「我的账户」-> 「退出登录」按钮,即可退出登录
- 预期结果:系统清空当前登录态,返回登录页面(避免他人使用设备时访问账户)。
首页
数据概览
- 操作场景:用户登录后需快速了解平台整体运行状态(如智能体数量、系统健康度),用于判断平台可用性或业务规模
- 前置条件:
- 已通过账号密码登录 TeGo-AI 平台
- 具备「首页访问」基础权限(所有已登录用户默认拥有)
- 操作步骤:
- 登录成功后自动进入「首页」,或点击左侧导航栏菜单【首页】菜单
- 在「数据概况」区域查看核心指标:
- 智能体总数:查看"已创建"(平台所有智能体总量)和"已上线"(活跃状态智能体数量)
- 活跃用户:查看过去 5 分钟内与智能体交互的独立终端用户数
- 智能体引擎状态:查看引擎标识(绿色=运行中,黄色=警告,红色=异常)
- 系统状态:查看后台服务(如 MCP 服务、模型网关)的运行状态(正常/异常)
- 预期结果:
- 「数据概况」区域清晰展示所有指标数值,无空白或加载失败
- 引擎/系统状态标识为绿色(正常),若为黄色/红色,会显示简短故障提示(如"模型网关连接超时")
- 注意事项:
- 数据概览每 5 分钟自动刷新,也可点击指标卡片右上角【刷新】图标手动更新
- 若系统状态异常,普通用户需联系管理员排查,管理员可点击异常状态文字查看详细日志
快捷操作
- 操作场景:用户需快速进入核心功能模块(如智能体市场、MCP 集成),避免多次导航操作
- 前置条件:
- 已登录 TeGo-AI 平台
- 操作步骤:
- 在首页「快捷操作」区域,点击对应功能按钮:
- 【智能体市场】:直达模板化智能体浏览页面
- 【智能体引擎】:进入智能体创建与管理页面
- 【MCP 集成】:进入 MCP 服务与令牌管理页面
- 点击后直接跳转至对应模块首页,无需额外路径选择
- 在首页「快捷操作」区域,点击对应功能按钮:
- 预期结果:
- 点击按钮后 3 秒内跳转至目标模块,页面加载完整(无空白或报错)
- 注意事项:
- 若点击后跳转失败(如提示"权限不足"),需联系管理员补充对应功能权限
智能体
智能体创建
- 操作场景:用户需自定义业务逻辑(如"用户咨询→AI 应答→工单创建"),无现成模板可用时,通过可视化编排器构建智能体
- 前置条件:
- 已登录平台,且账号具备「智能体编辑」权限
- 若需调用第三方服务(如 CRM、数据库),已在【凭证管理】中添加对应凭证(参考 2.5 凭证管理)
- 操作步骤:
- 路径导航:
- 方式 1:首页「快捷操作」→ 点击【智能体引擎】
- 方式 2:左侧导航栏 → 【智能体】→ 【智能体引擎】
- 进入智能体列表页后,点击右上角【创建工作流】按钮,进入"可视化编排器"页面
- 添加节点:
- 左侧「节点库」按分类筛选节点(如"AI 模型""数据处理""第三方服务")
- 拖拽目标节点至画布(示例:拖拽【AI 模型调用】、【HTTP 请求】、【条件判断】节点)
- 若需自定义逻辑,点击「节点库」顶部【自定义脚本】,选择 JavaScript/Python 编写代码(需基础编程能力)
- 配置节点参数(以【AI 模型调用】为例):
- 单击画布中的【AI 模型调用】节点,右侧弹出配置面板
- 「模型选择」:下拉选择厂商(如"OpenAI")→ 选择具体模型(如"gpt-4-turbo")
- 「Prompt 模板」:输入"请根据用户问题{user_question},生成简洁客服应答"({user_question} 为外部输入变量,可从右侧「变量列表」选择)
- 「参数配置」:设置超时时间(默认 30s,可修改为 60s)、Temperature(默认 0.7),点击【保存】
- 串联节点逻辑:
- 鼠标 hover 【AI 模型调用】节点右侧的蓝色"输出口",按住拖拽至【条件判断】节点左侧的"输入口",松开生成连接线
- 双击连接线,设置触发条件(示例:"当 AI 应答包含「工单」关键词时,触发【HTTP 请求】节点"),点击【确认】
- 配置智能体元数据:
- 点击页面顶部【workflow】填写智能体名称,
- 添加「标签」(如"客服、工单",便于后续搜索),点击【保存】
- 预览测试:
- 点击页面上的【执行工作流】按钮,弹出测试窗口
- 输入测试数据(如"如何申请报销工单?"),点击【发送】
- 查看执行日志(绿色=成功,红色=失败),验证节点是否按配置逻辑执行
- 发布上线:
- 预览无问题后,点击【保存】→ 激活智能体,将状态置为【活动】
- 路径导航:
- 预期结果:
- 发布后返回【智能体引擎】列表,目标智能体处于"已上线"分组,状态显示为「活动」
- 进入智能体市场,找到刚刚发布的智能体,点击进入用户交互页面,手动触发智能体,在【执行记录】中可查看节点按顺序执行,且第三方服务(如 CRM)正常响应
- 注意事项:
- 未连接的节点会标红提示,需确保所有节点"输入口-输出口"连接完整,否则无法发布
- 若节点执行失败,点击该节点的「日志」图标,查看错误信息(如"凭证无效""变量未定义")
智能体管理
操作场景:用户需管理智能体的运行状态(发布/下线/归档/共享/复制)
前置条件:
- 已登录平台,具备「智能体管理」权限
- 目标智能体已创建(处于"未上线"或"已上线"状态)
操作步骤:
- 进入【智能体引擎】列表页,找到目标智能体
- 状态操作:
- 发布(未上线→已上线):
- 在智能体所在行,点击操作列,打开【非活动】开关按钮,将状态置为活动状态,进行【上线】操作
- 下线(已上线→未上线):
- 在智能体所在行,点击操作列,关闭【活动】开关按钮,将状态置为活动状态,进行【下线】操作
- 归档(删除):
- 点击操作列【更多】→ 【归档】按钮
- 弹窗提示"归档工作量?",点击【是的,归档】,删除对应的智能体
- 共享:
- 点击操作列【更多】→ 【共享】按钮
- 弹窗提示选择您需要共享的用户,点击【保存】按钮,即可将工作流共享给其他用户
- 复制:
- 点击操作列【更多】→ 【复制】按钮,即可复制智能体
- 发布(未上线→已上线):
预期结果:
- 发布/下线后,智能体状态实时更新,在智能体市场可以查看/隐藏智能体
- 归档后智能体从智能体引擎列表"消失",并且将对应数据删除
- 共享后,指定的共享人员可以查看到该工作流并且可以进行相关操作。
- 点击复制后,跳转至可视化工作流页面,并将当前的智能体配置带入,可以直接进行二次编辑。
注意事项:
- 已上线的智能体下线后,所有外部触发(如 Webhook、定时任务)会立即停止
- 归档为"永久删除"操作不可恢复,需谨慎执行。
凭证创建
- 操作场景:用户需添加第三方服务认证信息(如OpenAI API Key、MySQL账号),确保智能体可正常调用外部服务
- 前置条件:
- 已登录平台,具备「智能体管理」权限
- 已获取第三方服务的认证信息(如API Key、账号密码、OAuth配置)
- 操作步骤:
- 进入凭证管理页面:
- 左侧导航栏 → 【智能体】→ 【智能体引擎】→ 【凭证管理】
- 创建凭证:
- 点击页面顶部【新增凭证】按钮
- 配置基础信息:
- 「凭证名称」:输入自定义名称(如"OpenAI-研发部")
- 「关联厂商」:下拉选择对应服务(如"OpenAI""MySQL""Slack")
- 「认证类型」:根据厂商选择(如"API Key""账号密码""OAuth 2.0")
- 「认证信息」:按格式填写(如API Key输入框、MySQL的主机/端口/账号/密码)
- 「共享范围」:选择"仅自己""指定团队"或"全平台"(需管理员权限支持跨团队共享)
- 点击【保存】按钮完成创建
- 连接测试:
- 在凭证列表找到目标凭证,点击操作列【测试连接】
- 系统自动验证认证信息有效性,显示"测试成功"或错误原因(如"API Key无效""数据库连接超时")
- 进入凭证管理页面:
- 预期结果:
- 新增凭证成功后,列表实时显示,状态为"未测试"或"测试通过"
- 连接测试成功的凭证,智能体调用对应服务时无认证错误
- 注意事项:
- 凭证信息加密存储,保存后不可查看明文,需妥善保管原始信息
- 若第三方服务认证信息更新(如API Key过期),需及时编辑凭证,避免智能体执行失败
凭证管理
- 操作场景:用户需管理已创建的凭证(搜索、筛选、编辑、共享、删除),确保凭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
- 前置条件:
- 已登录平台,具备「智能体管理」权限
- 已创建至少一个凭证
- 操作步骤:
- 检索与筛选:
- 「关键词搜索」:顶部搜索框输入凭证ID、名称或厂商,按Enter键
- 「多条件筛选」:点击【筛选】按钮,选择厂商(如"AI服务"分类下的"百度千帆")、创建人、共享范围,点击【确认】
- 编辑凭证:
- 找到目标凭证,点击列对应凭证,进入详情并【编辑】凭证
- 修改凭证信息(如更新API Key、调整共享范围)
- 点击【保存】完成修改
- 安全共享:
- 找到需共享的凭证,点击【编辑】→ 进入「共享」配置
- 选择"指定团队",勾选目标团队,点击【保存】(共享后对方仅能使用凭证,无法查看明文信息)
- 删除凭证:
- 找到目标凭证,点击列表中 「更多」 入口【删除】按钮
- 确认删除操作(注意:删除后关联的智能体将无法调用对应服务)
- 检索与筛选:
- 预期结果:
- 搜索和筛选功能正常,能快速定位目标凭证
- 编辑后的凭证信息实时更新,测试状态保持正常
- 共享后的凭证在目标团队成员的凭证列表中可见,可正常关联智能体
- 删除的凭证从列表中消失,相关智能体会提示凭证缺失
- 注意事项:
- 共享范围变更仅对新增智能体生效,已关联该凭证的智能体不受影响
- 删除凭证前需确认无智能体正在使用,避免影响业务正常运行
执行记录
- 操作场景:用户需查看智能体执行历史、定位失败原因(如节点报错)、筛选特定任务记录(如“今日手动触发的执行”)。
- 前置条件:
- 已登录平台,具备「智能体执行记录查看」权限
- 平台内存在至少1条智能体执行记录(手动触发、定时触发或Webhook触发)
- 操作步骤:
- 进入执行记录页面:
- 左侧导航栏 → 【智能体】→ 【智能体引擎】→ 【执行记录】
- 查看日志列表:
- 列表默认按“开始时间”倒序展示,包含工作流名称/ID、执行状态(成功/失败/运行中/等待中)、开始时间、运行时长、触发方式
- 深入查看详情:
- 找到目标执行记录,点击 需要查看详情的工作流名称,查看日志详情
- 「详细日志」页签:按时间顺序显示每个节点的执行日志(如“节点1:调用OpenAI成功”“节点2:数据库插入失败”)
- 「输入/输出数据」页签:查看每个节点的输入参数(如Prompt内容)和输出结果(如模型返回文本、数据库查询结果)
- 高级筛选:
- 点击【高级筛选】按钮,配置筛选条件:
- 「状态」:勾选“成功”“失败”“运行中”等
- 「智能体名称」:输入或下拉选择目标智能体
- 「时间范围」:选择“今日”“近7天”或自定义起止时间
- 点击【应用筛选】,列表仅显示符合条件的记录
- 点击【高级筛选】按钮,配置筛选条件:
- 进入执行记录页面:
- 注意事项:
- 运行中任务无法查看详情,需等待任务完成或终止后操作
- 失败记录的“错误原因”需结合节点输入/输出数据排查(如参数格式错误、第三方服务不可用)
- 预期结果:
- 筛选后列表精准展示目标记录,无无关数据
- 详情页可清晰查看节点级日志和数据,能快速定位失败根源(如“节点3:API Key已过期,触发401错误”)
MCP
MCP 应用市场
- 操作场景:用户需查找可用的 MCP 服务(如数据查询服务、API 网关服务),了解其功能并集成到智能体中
- 前置条件:
- 已登录平台,具备「MCP服务」查看权限
- 操作步骤:
- 进入 MCP 服务:
- 方式 1:首页「快捷操作」→ 【MCP 集成】→ 【MCP 服务】
- 方式 2:左侧导航栏 → 【MCP】→ 【MCP 服务】
- 浏览与筛选服务:
- 分类查看:左侧「服务分类」选择类型(如"工具类""数据类""通信类"),右侧显示对应服务列表
- 关键词搜索:顶部搜索框输入服务名称(如"天气查询")或描述关键词,按 Enter 键
- 查看服务详情:
- 找到目标服务(如"全国天气查询服务"),点击服务卡片进入详情页
- 查看「服务介绍」(功能描述)、「工具列表」(提供的具体能力,如"实时天气查询""未来 3 天预报")、「版本信息」「健康状态」
- 若需集成,记录服务 访问链接,如
/weather/mcp
等(后续创建智能体时需要使用该访问链接)
- 进入 MCP 服务:
- 预期结果:
- 可快速定位目标 MCP 服务,详情页信息完整(无缺失字段)
- 服务健康状态为「正常」(异常服务会标注故障原因,如"连接超时")
- 注意事项:
- 异常服务不可调用,需等待管理员修复后再使用
- 服务详情页的「文档链接」可查看完整调用说明(如参数格式、返回示例),建议集成前阅读
MCP令牌创建
- 操作场景:用户需创建一个新的 API 令牌用于访问 MCP 服务,该令牌用于访问 Tego AI 的小模型,配置安全策略(如IP白名单、访问频率限制)
- 前置条件:
- 已登录平台,具备「MCP 管理」权限
- 操作步骤:
- 进入MCP令牌页面:
- 左侧导航栏 → 【MCP】→ 【MCP令牌】
- 创建令牌:
- 点击【新增令牌】按钮
- 配置基础信息:
- 「令牌名称」:输入自定义名称(如"MCP-数据库服务-研发部")
- 「有效期」:选择"永久有效"或自定义时长(如"30天""90天")
- 「令牌描述」:输入自定义令牌描述
- 「启用令牌」:是否开启令牌相关的限制
- 配置安全策略:
- 「访问频率限制(Rate Limiting)」:输入"RPM(每分钟请求数)"(如"60",即每分钟最多60次请求)
- 「IP白名单」:输入允许访问的IP地址(多个IP用逗号分隔,如"192.168.1.100,10.0.0.5",空表示允许所有IP)
- 点击【创建令牌】完成创建
- 进入MCP令牌页面:
- 预期结果:
- 新令牌创建后,列表实时显示,状态为"活跃"
- 配置访问频率限制后,超过限制的请求会被拦截(返回429错误)
- 注意事项:
- 生产环境建议设置较短有效期(如30天),并定期轮换令牌
- IP白名单配置错误会导致合法请求被拦截,需确认IP地址准确性
MCP 服务创建
- 操作场景:用户需创建MCP服务器(如连接数据库的服务、调用外部API的服务),配置服务器工具与资源
- 前置条件:
- 已登录平台,具备「MCP服务器创建」权限(管理员或开发/运维人员)
- 已获取外部资源信息(如数据库地址、API端点、文件目录路径)
- 操作步骤:
- 进入MCP管理页面:
- 左侧导航栏 → 【MCP】→ 【我的 MCP】
- 可视化创建MCP服务器:
- 点击【添加服务器】,进入引导式创建流程:
- 基础信息配置:
- 「服务器名称」:输入自定义名称,需要为字母,不区分大小写,支持-、_等命名(如"weather-new"等)
- 「服务器端点」:输入自定义名称后自动生成,用于工作流中访问该服务器的唯一地址,需要拼接域名后使用,如端点为
weather/mcp
,最终在工作流中需要配置https://mcp.zhama.com.cn/weather/mcp
. - 「服务器分类」:选择 MCP 服务器的分类,方便后续管理和快速搜索服务器
- 「服务器描述」:填写 MCP 服务用途(如"提供用户数据查询与插入接口"),**提示:**请务必保证服务器的描述准确且清晰,以便大模型理解该服务器的用途并且正确调用
- 「版本号」:填写 MCP 服务器版本(如"v1.0.0")
- 「添加标签」:填写 MCP 服务器的标签,方便后续管理和快速搜索服务器
- 身份认证配置:
- 开启身份认证:则默认启用身份认证 Bearer Token 服务。
- 工具配置:点击【添加工具】按钮,选择以下任一类型(如两种都填写,系统将优先使用远程服务器处理工具调用):
- 工具名称:输入自定义名称
- 命名规则:需要为字母,不区分大小写,支持-、_等命名
- 示例:
weather-new
、user-query
、data-insert
- 工具描述:填写工具的描述用途
- 作用:帮助大模型理解该工具的用途并且正确调用
- 编写要求:请务必保证工具的描述准确且清晰
- 示例:"提供用户数据查询与插入接口,支持根据用户ID、姓名、邮箱等条件进行精确查询,并支持批量插入新用户数据"
- 连接远程服务:点击【添加配置】,添加远程服务器配置
- API地址:输入外部API端点
- 格式:完整的HTTP/HTTPS URL
- 示例:
https://api.example.com/user/list
、https://weather-api.com/current
- 请求方法:选择HTTP请求方法
- 选项:GET、POST、PUT、DELETE、PATCH
- 说明:根据API接口要求选择对应方法
- 参数映射:点击添加参数,配置请求参数
- 参数名称:输入参数名(如
user_id
、category
、limit
) - 参数类型:选择参数类型(string、number、boolean、array、object)
- 是否必填:勾选是否为必填参数
- 参数描述:详细描述参数用途和格式要求
- 示例:参数名
user_id
,类型string
,必填,描述"用户唯一标识符,格式为UUID"
- 参数名称:输入参数名(如
- 参数占位:支持在远程服务器地址中使用占位符
- 格式:
{参数名}
占位符自动替换实际值 - 示例:地址
http://www.example.com/{id}/list?category={category}
- 说明:实际执行时会直接替换URL中的占位符值
- 格式:
- API地址:输入外部API端点
- 实现代码:点击切换至实现代码
- 代码语言:支持
JavaScript
直接编写代码 - 代码编辑器:输入自定义逻辑
- 示例:
return {result: "hello world", status: "success"};
- 说明:可以编写复杂的业务逻辑,处理参数验证、数据转换等
- 示例:
- 代码语言:支持
- 点击【添加工具】(可添加多个工具)
- 工具名称:输入自定义名称
- 资源配置:
- 资源URL*:输入资源的唯一标识符
- 文件路径格式:
file:///Users/Name/project/README.md
(macOS/Linux)或file:///C:/project/config.json
(Windows) - HTTP/HTTPS格式:
https://api.example.com/data/schema.json
- 注意:此URL是服务器内部的逻辑标识,不需要是真实存在的文件路径
- 文件路径格式:
- 显示名称(可选):输入友好的显示名称
- 作用:在客户端UI中向用户展示,使资源更易于识别
- 示例:资源URL为
file:///data/db-schema.sql
,显示名称可设为数据库模式定义
- 服务器描述:详细描述资源内容、来源、用途和注意事项
- 作用:为AI模型提供上下文,帮助其理解资源的内容和使用方式
- 编写建议:
- 简洁明了地概括内容主题
- 说明数据的来源和新鲜度(如"昨日生成的销售报告")
- 指明该资源的预期用途(如"此配置文件用于设置数据库连接池参数")
- 列出重要字段或结构的说明
- 示例:"本文档描述了MySQL数据库连接参数和配置规范,包含连接字符串、SSL配置和安全注意事项。AI在编写数据库操作代码时应参考此文档。数据库地址为
10.0.1.15:3306
,数据库名为prod_app_db
。"
- 资源内容:选择输入模式
- 文本内容:直接输入纯文本、代码、JSON、XML、CSV等可读内容
- 示例:Markdown文档、配置文件、API文档、代码片段
- 二进制内容:输入文件的Base64编码字符串
- 适用场景:图片、PDF、压缩包、音频、视频等不可用文本直接表示的二进制文件
- 注意:需要先使用Base64编码工具将文件转换为字符串
- 文本内容:直接输入纯文本、代码、JSON、XML、CSV等可读内容
- MIME类型*:选择或输入正确的媒体格式
- 作用:告知MCP客户端和AI模型如何解析和处理资源内容
- 常见类型:
text/plain
- 纯文本(默认)text/markdown
- Markdown文档application/json
- JSON数据text/x-python
- Python代码text/x-sql
- SQL脚本image/png
- PNG图片image/jpeg
- JPEG图片application/pdf
- PDF文档application/zip
- ZIP压缩包
- 注意:必须正确设置,否则可能导致内容解析错误
- 标题(可选):输入资源内容的简短标题
- 作用:在内容列表或摘要中作为首要标识,比"显示名称"更精炼
- 示例:一个季度报告资源的"显示名称"可以是
2025Q3销售报告文件
,而其"标题"可以是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数据分析报告
- 资源大小(可选):输入资源内容的字节数大小
- 作用:为客户端提供元数据,有助于其进行预分配、传输优化或显示给用户
- 注意:对于二进制内容,建议填写准确值;文本内容通常可忽略,系统自动计算
- 点击【添加资源】(可添加多个资源),点击【下一步】
- 资源URL*:输入资源的唯一标识符
- 提示词配置:配置预定义的对话模板,为AI模型提供结构化的指令
- 提示名称*:输入提示的唯一标识符
- 命名规则:通常使用英文驼峰命名(如
generateSummary
)或下划线命名(如generate_summary
) - 要求:必填项,避免使用空格和特殊字符
- 示例:
explainCode
、rewriteArticle
、generateReport
- 命名规则:通常使用英文驼峰命名(如
- 服务器描述:填写AI模型可理解的服务说明
- 作用:解释提示的设计目的和适用场景,帮助用户理解选择这个提示能做什么
- 内容建议:清晰说明提示的功能、预期输出结果和使用前提
- 示例:"此提示用于解释用户提供的一段代码的功能、逻辑和可能的作用,适用于任何编程语言片段"
- 参数列表:配置可变的输入变量,用于动态构建提示内容
- 作用:使同一个提示模板能根据不同输入值生成不同的具体指令
- 参数属性:
- 参数名称:变量的标识符(如
topic
、length
、code_snippet
) - 参数描述:解释参数的含义和期望输入的内容
- 参数类型:定义输入类型(字符串、数字、布尔值、数组、对象)
- 是否必需:指定该参数是否必须提供
- 参数名称:变量的标识符(如
- 操作:点击【+ 添加参数】按钮添加多个参数
- 消息配置:配置提示的核心内容,由一个或多个角色和消息内容组成
- 作用:定义AI模型接收到的具体指令和上下文
- 消息角色:
user
:代表用户或系统在向AI提问或下达指令assistant
:代表AI模型的预设回复或思维过程(常用于少样本学习)
- 消息内容:该角色所说的具体内容,支持纯文本,并可嵌入
{参数名}
占位符来接收动态值 - 操作:点击【+ 添加消息】按钮添加多条消息
- 点击【完成】,服务器创建成功(默认"已停止"状态,需手动启动)
- 提示名称*:输入提示的唯一标识符
- 基础信息配置:
- 点击【添加服务器】,进入引导式创建流程:
- 进入MCP管理页面:
- 预期结果:
- 服务器创建成功后,列表实时显示,状态为"已停止"
- 创建过程中所有配置项保存成功,工具和资源配置完整
- 注意事项:
- 工具配置完成后建议先测试连接,确保外部API服务可正常访问
- 服务器创建后默认为"已停止"状态,需要手动启动才能被智能体调用
- 资源配置中的URL是逻辑标识符,不需要真实存在,但MIME类型必须正确设置
- 提示词配置中的参数名称需与消息内容中的占位符保持一致
MCP 服务管理
- 操作场景:用户需管理已创建的MCP服务器(查看、启动/停止、编辑、删除),监控服务器运行状态
- 前置条件:
- 已登录平台,具备「MCP服务器管理」权限
- 已创建至少一个MCP服务器
- 操作步骤:
- 查看服务器总览:
- 页面顶部显示「MCP服务器总数」「运行中数量」「已注册工具总数」「资源总数」
- 服务器列表展示:服务器名称、ID、版本、状态(运行中/已停止/异常)、创建人、创建时间、工具数量、资源数量
- 服务器生命周期管控:
- 启动服务器:找到"已停止"状态的服务器,点击【启动】(状态变为"运行中",启动时间约1-3秒)
- 停止服务器:找到"运行中"状态的服务器,点击【停止】(状态变为"已停止",停止后工具不可调用)
- 重启服务器:找到"运行中"状态的服务器,点击【重启】(先停止后启动,用于应用配置变更)
- 服务器编辑与更新:
- 编辑配置:找到目标服务器,点击【编辑】按钮
- 可修改基础信息(名称、描述、分类、标签)
- 可添加、修改、删除工具配置
- 可添加、修改、删除资源配置
- 可添加、修改、删除提示词配置
- 版本管理:编辑后保存时需手动指定新版本
- 编辑配置:找到目标服务器,点击【编辑】按钮
- 服务器删除:
- 删除服务器:找到废弃服务器,点击【删除】
- 在弹窗中输入服务器名称,点击【确认】(删除后不可恢复,需谨慎)
- 查看服务器总览:
- 预期结果:
- 服务器状态实时更新,启动/停止操作立即生效
- 编辑后的配置实时保存,版本号同步更新
- 删除的服务器从列表中消失,相关智能体无法调用该服务器工具
- 注意事项:
- 停止服务器前需确认无智能体正在使用,避免影响业务正常运行
- 删除服务器前需备份重要配置,删除后不可恢复
- 定期检查服务器运行状态,及时处理异常情况
模型网关
数据看板
- 操作场景:管理员或运营人员需实时监控模型网关的使用情况、成本消耗和性能指标,用于资源调配、成本分析和故障排查
- 前置条件:
- 已登录平台,具备「模型网关数据查看」权限(系统管理员、开发/运维人员默认具备)
- 操作步骤:
- 进入数据看板页面:
- 左侧导航栏 → 【模型网关】→ 【数据看板】
- 查看核心指标概览:
- 账户信息:展示当前余额(平台可用额度)、历史总消耗(累计花费金额)
- 使用统计:今日调用量(实时更新)、总请求次数
- 资源消耗:总计消耗Token(区分输入/输出Token)、总计消费额度(按Token和倍率折算)
- 性能指标:平均RPM(每分钟请求数)、平均TPM(每分钟Token数)
- 深度数据分析:
- 多维度筛选:
- 时间范围:选择"今日""近7天""近30天"或自定义起止时间
- 时间颗粒度:按"小时""天""周""月"展示数据(如查看小时级波动选"小时")
- 用户:下拉选择特定用户,单独分析其使用情况
- 维度分析:
- 按模型:饼图展示各模型的调用占比、Token消耗占比、成本占比
- 按时间:折线图展示调用量、消耗趋势(支持鼠标悬停查看具体数值)
- 按用户:柱状图展示Top 10用户的调用次数
- 多维度筛选:
- 进入数据看板页面:
- 预期结果:
- 筛选后的数据图表实时更新,准确反映所选维度的使用情况
- 导出文件包含完整的指标数据(如时间、模型、请求数、Token消耗、金额等),格式规范
- 注意事项:
- 实时数据存在1-2分钟延迟,非实时场景建议选择"按天"颗粒度查看
操练场
- 操作场景:用户(开发者、测试人员)需快速测试不同模型的能力、调试提示词(Prompt)和参数配置,验证效果后应用到智能体或业务系统
- 前置条件:
- 已登录平台,具备「模型网关使用」权限(所有用户默认具备)
- 已配置至少1个可用的模型渠道(如OpenAI、通义千问)
- 操作步骤:
- 进入操练场页面:
- 左侧导航栏 → 【模型网关】→ 【操练场】
- 配置模型与参数:
- 模型选择:从下拉列表中选择目标模型(如"gpt-3.5-turbo""qwen-plus"),支持按厂商筛选(如"OpenAI""阿里通义")
- 参数调优:
- Temperature(随机性):滑动调节0-1(0=确定性输出,1=最大随机性)
- Top P(核采样):调节0-1(数值越小,输出越集中于高概率词汇)
- 最大生成长度:输入Token上限(如"2048",需 ≤ 模型支持的上下文长度)
- Frequency Penalty(频率惩罚):调节-2-2(抑制重复内容,数值越高抑制越强)
- Presence Penalty(存在惩罚):调节-2-2(鼓励新内容,数值越高效果越强)
- 点击【保存参数】,可将当前参数设为默认(仅对当前用户生效)
- 对话式调试:
- 在输入框中填写提示词(如"写一篇关于TeGo-AI模型网关的介绍,300字"),点击【发送】或按Enter键
- 模型响应后,可继续输入追问(如"补充说明成本管控功能"),系统自动携带上下文
- 消息管理:
- 点击单条消息下面【编辑】,修改内容后重新发送(用于对比不同表述的效果)
- 点击单条消息下面【删除】,移除当前消息(不影响后续对话)
- 点击输入框左侧删除按钮,【清空对话】,重置当前会话(保留模型和参数配置)
- 导入与导出:
- 导出配置:点击【导出】→ 选择"参数配置"(仅保存模型和参数)或"完整对话"(含所有消息和参数)→ 下载为JSON文件(可用于在其他环境复现)
- 导入配置:点击【导入】→ 上传JSON格式的配置文件→ 系统自动加载模型、参数和对话历史
- 请求洞察:
- 点击页面右上角【显示调试】,查看每次请求的详细信息:
- 请求报文:包含发送的Prompt、参数、模型名称、请求ID
- 响应报文:模型返回的完整结果(含Finish Reason等元数据)
- 点击页面右上角【显示调试】,查看每次请求的详细信息:
- 进入操练场页面:
- 预期结果:
- 发送提示词后,3-10秒内返回模型响应(视网络和模型性能而定),内容符合参数配置效果(如低Temperature输出更严谨)
- 调试栏信息完整,可清晰追踪请求细节
- 导入配置后,模型、参数和对话历史与原环境完全一致,支持无缝接续调试
- 注意事项:
- 最大生成长度需 ≤ 模型支持的上下文长度(如gpt-4支持8192Token),超限会被截断
- 调试高成本模型(如gpt-4)时,建议控制单轮Token数和对话轮次,避免过度消耗
- 导入配置时,若文件中的模型未在当前平台配置,会提示"模型不可用",需更换为可用模型
令牌管理
- 操作场景:需创建和管理模型调用令牌,实现对API访问的权限控制、用量限制和安全审计,确保资源合规使用
- 前置条件:
- 已登录平台,具备「模型网关令牌管理」权限(系统管理员、开发/运维人员具备)
- 操作步骤:
- 进入令牌管理页面:
- 左侧导航栏 → 【模型网关】→ 【令牌管理】
- 查看令牌概览:
- 令牌列表展示:名称、状态(启用/禁用)、剩余额度、分组、秘钥、可用模型、IP限制、创建时间、过期时间
- 创建令牌:
- 点击【新增令牌】按钮
- 配置基础信息:
- 令牌名称:输入自定义名称(如"电商系统-模型调用令牌",便于识别用途)
- 归属分组:下拉选择用户组(如"生产环境组""测试组",用于权限关联)
- 访问额度:设置总可用金额(如"1000元",如不需要限制,则打开无限制额度开关)
- 过期时间:选择"永久有效"或自定义日期(如"2024-12-31")
- 配置安全策略:
- 可访问模型:勾选允许调用的模型(如"gpt-3.5-turbo""qwen-max",未勾选的模型不可用)
- IP白名单:输入允许访问的IP地址(多个用逗号分隔,如"192.168.1.10,10.0.0.5",空表示不限制)
- 点击【提交】生成令牌,令牌列表中,显示令牌密钥(如"sk-xxxx")
- 令牌管理:
- 编辑配置:点击【编辑】,可修改访问额度、过期时间、速率限制、可访问模型、IP白名单(令牌密钥不可修改),点击【保存】后实时生效
- 重置额度:对有限额的令牌,点击额度,输入新额度(如"2000元")→ 点击【提交】(原剩余额度清零,按新额度计算)
- 删除令牌:点击【删除】→ 输入令牌名称确认→ 点击【提交】(令牌即刻失效,不可恢复,用于密钥泄露场景)
- 检索与筛选:
- 关键词搜索:输入令牌名称、创建人、密钥搜索
- 进入令牌管理页面:
- 预期结果:
- 新令牌创建后,列表状态为"启用",可立即用于模型调用
- 配置速率限制后,超限请求返回"429 Too Many Requests"错误
- 禁用或删除令牌后,相关调用立即失败(返回"令牌无效"或"令牌已禁用")
- 注意事项:
- 令牌密钥具有访问权限,需严格保密(建议仅在服务端存储,避免客户端暴露)
- 生产环境令牌建议设置过期时间(如90天),并定期轮换(删除旧令牌,创建新令牌)
- IP白名单配置错误会导致合法请求被拦截,建议先测试白名单外IP是否被拒绝
使用日志
- 操作场景:管理员或开发人员需查询模型调用的详细日志,用于故障排查(如调用失败原因)、成本归因(如某用户的消耗明细)和合规审计(如敏感内容检测)
- 前置条件:
- 已登录平台,具备「模型网关日志查看」权限(系统管理员、开发/运维人员具备)
- 操作步骤:
- 进入使用日志页面:
- 左侧导航栏 → 【模型网关】→ 【使用日志】
- 查看日志列表:
- 列表默认按"请求时间"倒序展示,包含:请求时间、调用渠道/模型、用户、使用令牌、消耗金额、用时、分组等信息。
- 多维度筛选查询:
- 点击【高级筛选】,配置筛选条件(可组合):
- 时间范围:选择"今日""近7天"或自定义起止时间(精确到秒)
- 令牌/用户:输入令牌名称或用户名,筛选特定主体的日志
- 模型/渠道:输入模型(如"gpt-3.5-turbo")或渠道id(如"OpenAI-渠道1")
- 点击【查询】,列表显示符合条件的日志
- 点击【高级筛选】,配置筛选条件(可组合):
- 查看日志详情:
- 点击目标日志的【详情】按钮,查看完整信息:
- 基本信息:请求时间、调用渠道/模型、用户、使用令牌、消耗金额、用时、分组等信息
- 计费明细:输入Token数、输出Token数、计费倍率、单次消耗金额(计算公式:(输入Token+输出Token)×倍率÷1000)
- 点击目标日志的【详情】按钮,查看完整信息:
- 进入使用日志页面:
- 预期结果:
- 筛选后日志精准匹配条件(如仅显示"gpt-4"且"状态码401"的失败日志)
- 详情页信息完整,可快速定位问题(如失败日志的错误信息明确)
- 注意事项:
- 高频查询(如每秒多次)可能影响系统性能,建议非紧急场景避开业务高峰期
渠道管理
- 操作场景:管理员需配置和管理第三方模型API渠道(如OpenAI、Azure、通义千问),作为模型网关的资源池,实现多渠道负载均衡和故障转移
- 前置条件:
- 已登录平台,具备「模型网关渠道管理」权限(系统管理员、开发/运维人员具备)
- 已获取第三方模型的API密钥、访问端点等信息(如OpenAI的API Key、Base URL)
- 操作步骤:
进入渠道管理页面:
- 左侧导航栏 → 【模型网关】→ 【渠道管理】
查看渠道列表:
- 列表展示所有已配置渠道,包含:名称、厂商类型(如OpenAI)、状态(正常/异常)、平均响应时间、优先级、权重、余额
添加渠道:
- 点击【新增渠道】按钮
- 选择厂商类型(如"OpenAI""Anthropic""阿里通义千问")
- 配置渠道信息:
- 渠道名称:输入自定义名称(如"OpenAI-北美节点")
- API Key:输入第三方平台的密钥(如OpenAI的sk-xxxxxxx)
- Base URL:输入API访问端点(如
https://api.openai.com/v1
,默认使用官方地址,可填写代理地址) - 模型映射:系统自动加载该厂商支持的模型(如gpt-3.5-turbo),勾选需启用的模型
- 优先级:设置1-10(数值越小优先级越高,用于故障转移:高优先级渠道异常时,自动切换到低优先级渠道)
- 权重:设置1-100(用于负载均衡:权重越高,分配的请求比例越高)
- 点击【提交】,验证 API Key 和 Base URL 有效性(系统会发送测试请求)
- 测试通过后点击【保存】,渠道状态为"正常"
渠道运维操作:
- 批量操作:点击「批量操作」勾选多个渠道→ 点击【批量更新】/【批量删除】/【批量测试】/【批量修复】
- 编辑配置:点击【编辑】,修改Base URL、优先级、权重等(API Key需重新输入验证)
- 删除渠道:点击【删除】→ 确认(需确保该渠道无关联的模型调用,否则会导致请求失败)
检索与筛选:
- 关键词搜索:输入渠道名称、厂商类型搜索
- 状态筛选:按"正常""异常""禁用"筛选
- 预期结果:
- 新增渠道测试通过后,状态为"正常",可在模型管理中关联模型
- 优先级和权重配置生效(如优先级1的渠道正常时,请求仅路由到该渠道;异常时自动切换到优先级2的渠道)
- 注意事项:
- 同一厂商可配置多个渠道(如不同地区的OpenAI节点),通过优先级和权重实现容灾和负载均衡
- 渠道"异常"时,系统自动停止向其路由请求,故障恢复后需手动启用(或设置"自动恢复")
- API Key泄露会导致盗用和额外费用,建议定期轮换(编辑渠道重新输入新Key)
模型管理
- 操作场景:管理员需对已接入的模型进行精细化管理,包括状态监控、上下架控制和访问权限配置,确保模型安全可控且高效使用
- 前置条件:
- 已登录平台,具备「模型网关模型管理」权限(系统管理员具备)
- 已配置至少1个模型渠道(模型列表自动同步渠道中的可用模型)
- 操作步骤:
- 进入模型管理页面:
- 左侧导航栏 → 【模型网关】→ 【模型管理】
- 查看模型仓库:
- 模型列表自动同步所有渠道的可用模型(如gpt-3.5-turbo、claude-3-sonnet、qwen-max),展示:
- 基本信息:名称、所属厂商、计费类型、标签、已绑定渠道、最新更新时间等
- 模型列表自动同步所有渠道的可用模型(如gpt-3.5-turbo、claude-3-sonnet、qwen-max),展示:
- 添加模型:
- 点击【添加模型】按钮
- 配置模型信息:
- 模型名称:输入模型名称(如"gpt-4-turbo")
- 名称匹配类型:根据模型名称和匹配规则查找模型元数据,优先级:精确 > 前缀 > 后缀 > 包含
- 模型图标:可选项,展示图标
- 标签:输入标签(如"对话模型""代码生成",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)
- 供应商:选择厂商(如"OpenAI")
- 功能描述:输入模型功能描述(如"适用于复杂对话场景,支持多轮交互")
- 状态:是否可用
- 点击【提交】,模型创建成功
- 模型状态管理:
- 启用/禁用模型:找到目标模型,点击【启用】/【禁用】按钮(禁用后所有用户无法调用该模型)
- 模型详情查看:点击模型名称进入详情页,查看:模型名称、名称匹配类型、模型图标、标签、供应商、功能描述等信息
- 进入模型管理页面:
- 预期结果:
- 新模型创建成功后,出现在模型列表中,状态为"启用"
- 禁用模型后,所有用户调用该模型返回"模型已禁用"错误
- 注意事项:
- 模型名称需唯一,不能与现有模型重复
- 禁用模型前需通知相关用户(如禁用gpt-4需提前告知依赖该模型的业务方),避免业务中断
网关用户管理
- 操作场景:管理员需管理模型网关的终端用户(如开发者、应用系统),包括用户分组、配额控制和状态管控,确保资源合理分配
- 前置条件:
- 已登录平台,具备「模型网关用户管理」权限(系统管理员具备)
- 操作步骤:
- 进入网关用户管理页面:
- 左侧导航栏 → 【模型网关】→ 【用户管理】
- 用户与分组管理:
- 用户列表:展示所有用户,包含:名称/ID、状态(启用/禁用)、所属分组、创建时间、最后活跃时间(最后一次调用模型的时间)
- 用户状态管理:
- 点击用户操作列【禁用】→ 确认(禁用后用户无法调用模型,已创建的令牌失效)
- 禁用用户可点击【启用】恢复访问
- 配额策略管理:
- 分组配额:
- 点击【分组配额】→ 选择目标分组→ 点击【配置】→ 设置:
- 总消费额度:如"5000元"(超限后无法调用)
- 点击【保存】,配额对单独配置的用户生效
- 点击【分组配额】→ 选择目标分组→ 点击【配置】→ 设置:
- 用户配额:
- 找到需单独配置的用户,点击【添加额度】→ 点击【提交】保存用户配额
- 分组配额:
- 用户检索:
- 关键词搜索:输入用户名、ID搜索
- 分组筛选:下拉选择分组,查看该分组下的所有用户
- 状态筛选:按"启用""禁用"筛选
- 进入网关用户管理页面:
- 预期结果:
- 用户成功分配到目标分组,分组配额自动应用
- 配额超限后,用户调用模型返回"配额不足"错误,提示联系管理员
- 禁用用户后,其所有令牌状态变为"禁用",调用请求被拒绝
- 注意事项:
- 禁用用户前需确认其无重要正在运行的任务(如批量数据处理),避免中断
网关系统设置
- 操作场景:管理员需配置模型网关的全局规则(如计费倍率、速率限制)、外部集成(如LDAP)和基础信息(如平台名称),确保平台按预期运行
- 前置条件:
- 已登录平台,具备「系统管理员」权限
- 操作步骤:
- 进入网关系统设置页面:
- 左侧导航栏 → 【模型网关】→ 【系统设置】
- 仪表盘设置:
- 数据统计范围:选择数据看板默认展示的时间维度和看板更新时间
- 倍率设置(成本与定价管理):
- 全局成本倍率:设置默认加价比例(如"1.2"代表所有模型默认加价20%)
- 精细化模型倍率:点击【按模型设置】→ 为特定模型单独设置倍率(如gpt-4设为"1.5",普通模型设为"1.0")
- 分组倍率策略:为不同用户组设置倍率模板(如"VIP组"0.9倍(9折),"默认组"1.2倍)
- 速率限制设置:
- 全局默认限制:开启速率限制,全局生效,默认限制所有用户在一个周期内的访问次数
- 用户组限制:为不同分组设置档位(如"免费组"RPM=50,"付费组"RPM=500)
- 个性化用户限制:为特定用户单独调整(如为重要客户设置RPM=1000)
- 模型相关设置:
- 模型启用/禁用:全局控制模型可见性(未勾选的模型不在用户选择列表中)
- 默认模型:设置用户未指定模型时的默认路由模型(如"gpt-3.5-turbo")
- LDAP设置(企业账号集成):
- 配置LDAP服务器地址、端口、绑定账号→ 启用用户同步→ 设置同步间隔→ 点击【测试连接】(参考"系统管理操作-LDAP配置")
- 其他设置:
- 站点信息:设置平台名称、Logo、页脚文本(如"© 2024 TeGo-AI 模型网关")、默认语言
- 进入网关系统设置页面:
- 预期结果:
- 仪表盘设置生效(默认显示所选指标和时间范围)
- 倍率设置正确应用(如gpt-4按1.5倍计费,计算结果与预期一致)
- 速率限制生效(如免费组用户RPM超限后被限制调用)
- 注意事项:
- 倍率和速率限制修改后实时生效,可能影响正在进行的调用(如超限请求会被立即限制)
- 绘图尺寸需与模型支持的规格一致,否则会导致调用失败
- LDAP配置错误会导致企业用户无法登录,需仔细核对服务器信息
提示词优化
优化提示词
- 操作场景:用户输入的原始提示词(如“写一篇文章”)过于模糊,需通过平台优化功能生成更精准、高效的 Prompt,提升模型输出质量。
- 前置条件:
- 已登录平台,具备「提示词优化」权限
- 已准备原始提示词(如"介绍 TeGo-AI 平台")
- 操作步骤:
- 进入提示词优化页面:
- 左侧导航栏 → 【提示词优化】→ 【优化工具】
- 配置优化参数:
- 「原始提示词输入」:在文本框中填写原始内容(如"介绍 TeGo-AI 平台,500 字左右")
- 「模型选择」:下拉选择优化所用模型(如"通义千问-Plus",模型越先进优化效果越好)
- 「模板选择」:选择优化模板(如"结构化介绍模板""技术文档模板",根据需求选择)
- 执行优化:
- 点击页面中部【开始优化】按钮,等待 3-5 秒
- 优化完成后,在「优化结果」区域显示优化后的 Prompt
- 点击【渲染视图】查看 Prompt 实际展示效果,点击【原文视图】查看纯文本
- 导出与复制:
- 点击【复制优化结果】,将 Prompt 复制到剪贴板(可直接用于操练场或智能体)
- 进入提示词优化页面:
- 注意事项:
- 原始提示词越详细(如明确"目标受众是企业 IT 人员"),优化效果越好
- 不同模板适用于不同场景,若优化结果不符合预期,可更换模板重新尝试
- 预期结果:
- 优化后的 Prompt 结构更清晰(如包含"目标受众""内容框架""输出要求")
- 使用优化后的 Prompt 调用模型,输出内容更符合用户预期(如逻辑更严谨、信息更全面)
历史管理
- 操作场景:用户需查看过去优化过的提示词(如 1 周前优化的“AI 客服 Prompt”),或对比不同版本的优化结果。
- 前置条件:
- 已登录平台,具备「提示词优化」权限
- 已存在至少 1 条提示词优化记录
- 操作步骤:
- 进入提示词历史页面:
- 左侧导航栏 → 【提示词优化】→ 【历史记录】
- 查找历史记录:
- 「关键词搜索」:顶部搜索框输入原始提示词或优化结果中的关键词(如"AI 客服")
- 「时间筛选」:按照时间排序筛选
- 列表默认按"最后修改时间"倒序排列,可点击表头切换排序方式(如"创建时间")
- 查看与复用:
- 找到目标记录,点击【查看详情】,显示原始提示词、优化参数(模型/模板)、优化结果
- 若需复用,点击【复制优化结果】即可复制到粘贴板
- 进入提示词历史页面:
- 注意事项:
- 若需长期保存关键 Prompt,建议导出并本地备份
- 预期结果:
- 可快速找到目标历史记录,详情页信息完整
- 重新优化后生成新的结果(若模型/模板有更新,结果可能不同)
模板管理
- 操作场景:用户需创建自定义提示词优化模板(如“技术文档模板”“客服话术模板”),编辑现有模板内容,或删除无用模板。
- 前置条件:
- 已登录平台,具备「提示词优化」权限
- 已明确自定义模板的结构(如“目标受众+内容框架+输出要求”)
- 操作步骤:
- 进入模板管理页面:
- 左侧导航栏 → 【提示词优化】→ 【模板管理】
- 查看模板列表:
- 列表按“模板类型”分组(系统优化模板、用户优化模板、迭代优化模板),包含模板名称、类型、创建人、创建时间、状态(启用/禁用)
- 创建自定义模板:
- 点击【添加模板】按钮
- 配置模板信息:
- 「模板名称」:输入自定义名称(如“技术文档-Python接口说明模板”)
- 「模板类型」:选择"用户优化模板"(仅可创建此类型,系统模板不可修改)
- 「模板描述」:输入模板用途说明(如"适用于技术文档编写,包含结构化和格式化要求")
- 「模板内容」:在编辑器中输入模板结构。
- 「状态」:开启“启用”(创建后可用于提示词优化)
- 点击【创建模版】,模板创建成功
- 编辑与删除模板:
- 「编辑模板」:找到目标用户模板,点击【编辑】,修改“模板名称”“模板内容”“状态”,点击【保存】
- 「删除模板」:找到无用模板,点击【删除】,在弹窗中点击【确认】(删除后不可恢复,需谨慎)
- 进入模板管理页面:
- 注意事项:
- 模板内容中的动态参数需用“{{变量名}}”包裹,否则优化时无法识别(如“{{audience}}”而非“audience”)
- 系统内置优化模板仅可使用,不可编辑或删除
- 预期结果:
- 使用该模板优化提示词时,系统会自动提示用户填写动态参数(如“请输入目标受众:”)
- 编辑模板后,后续优化使用的是更新后的模板内容
模型管理
- 操作场景:管理员需添加新的提示词优化模型(如“Anthropic Claude 3”“阿里通义千问-X”),配置模型API信息,或启用/禁用现有模型。
- 前置条件:
- 已登录平台,具备「系统管理员」或「提示词模型管理」权限
- 已获取新模型的API端点、密钥、提供商信息(如OpenAI的API Key、API端点)
- 操作步骤:
- 进入模型管理页面:
- 左侧导航栏 → 【提示词优化】→ 【模型管理】
- 查看模型列表:
- 列表展示所有优化模型,包含模型名称、API端点、状态(启用/禁用)、创建时间
- 「筛选模型」:按“提供商”(如“OpenAI”“Anthropic”“百度”)、“状态”筛选
- 添加新模型:
- 点击【新增模型】按钮
- 配置模型信息:
- 「模型名称」:输入自定义名称(如“Anthropic Claude 3 Opus”)
- 「模型ID」:输入模型唯一标识(如“claude-3-opus-20240229”,需与提供商API要求一致)
- 「提供商」:下拉选择(如“Anthropic”“阿里”“百度”)
- 「API端点」:固定值:https://llm.zhama.com.cn/v1
- 「API密钥」:输入提供商颁发的密钥
- 「备注」(可选):填写模型说明(如“适用于长文本提示词优化,支持10万Token输入”)
- 「状态」:开启“启用”(添加后可用于提示词优化)
- 点击【保存】,模型添加成功
- 管理现有模型:
- 「编辑模型」:找到目标模型,点击【编辑】,可修改“模型名称”“API端点”“API密钥”“备注”“状态”,点击【保存】
- 「不启用/启用模型」:找到目标模型,点击【启用】/【不启用】(不启用优化提示词时无法选择该模型)
- 「删除模型」:找到废弃模型,点击【删除】,在弹窗中点击【确认】(删除后不可恢复,需确保无正在使用的优化任务)
- 进入模型管理页面:
- 注意事项:
- API端点和密钥需与提供商文档一致,错误配置会导致优化失败(如OpenAI的API端点为“https://api.openai.com/v1/chat/completions”)
- 启用模型前建议先测试API连通性(可通过“提示词优化-优化工具”选择该模型测试)
- 生产环境建议仅启用经过测试的稳定模型,避免使用Beta版本模型
- 预期结果:
- 新模型添加成功后,列表实时显示,状态为“启用”
- 使用该模型优化提示词时,系统可正常调用API,生成优化结果(无“API调用失败”错误)
- 禁用模型后,优化工具的“模型选择”下拉菜单中不再显示该模型
系统
系统设置
LDAP 配置
- 操作场景:企业使用 LDAP 目录服务(如 Active Directory)管理员工账号,管理员需配置 TeGo-AI 对接 LDAP,实现单点登录和用户同步。
- 前置条件:
- 已登录平台,具备「系统管理员」角色
- 已获取 LDAP 服务器信息(如地址、端口、管理员账号 DN 及密码)
- 确认 LDAP 服务器已开放对应端口(如 389、636),且 TeGo-AI 平台可网络访问
- 操作步骤:
- 进入系统设置页面:
- 左侧导航栏 → 【系统】→ 【系统设置】→ 【认证】
- 配置 LDAP 连接:
- 「基础配置」:
- 「认证供应商」:默认"LDAP 认证"(主流目录服务均支持,无需修改)
- 「LDAP 服务器地址」:输入服务器 IP 或域名(如"ldap://192.168.3.100"或"ldaps://ad.company.com",后者用于 SSL 加密)
- 「端口」:默认非加密端口 389,SSL 加密端口 636(根据实际加密方式选择,不可自定义非标准端口)
- 「加密方式」:下拉选择"无加密""SSL""TLS"(生产环境建议选择 SSL/TLS,避免明文传输)
- 「超时时间」:服务响应超时时间
- 「认证设置」(平台连接 LDAP 服务器的认证信息):
- 「基础 DN」:输入 LDAP 唯一标识(如"dc=zhama,dc=com")
- 「用户 DN」:输入 LDAP 用户的唯一标识(如"dc=zhama,dc=com")
- 「管理员 DN」:输入 LDAP 管理员的唯一标识(如"cn=Administrator,cn=Users,dc=company,dc=com",需与 LDAP 服务器配置完全一致)
- 「管理员密码」:输入对应管理员账号的密码(输入时隐藏,保存后不可查看)
- 「属性映射」:将 LDAP 用户属性与 TeGo-AI 平台用户字段关联(必选映射项标红):
- 「用户名」:选择 LDAP 中的唯一标识属性(如"sAMAccountName""uid")
- 「姓名」:选择用户姓名属性(如"cn""displayName")
- 「邮箱」:选择用户邮箱属性(如"mail",需确保 LDAP 中该属性非空,用于平台通知)
- 「手机号」(可选):选择用户手机号属性(如"mobile")
- 「用户同步配置」(定义从 LDAP 同步用户的规则):
- 「用户过滤条件」:输入 LDAP 查询过滤表达式(如"(&(objectClass=user)(sAMAccountName=))",筛选 Active Directory 中的用户;通用表达式可写为"(&(objectClass=inetOrgPerson)(uid=))")
- 「同步策略」:
- 「同步方式」:选择"手动同步"(需管理员点击【立即同步】触发)或"自动同步"(设置同步频率,如"每 24 小时""每 6 小时")
- 测试与生效:
- 点击页面底部【测试连接】按钮,验证配置正确性:
- 第一步:测试 LDAP 服务器连接(验证地址、端口、加密方式是否正确)
- 第二步:测试管理员绑定(验证管理员 DN 和密码是否正确)
- 点击页面底部【测试连接】按钮,验证配置正确性:
- 「基础配置」:
- 进入系统设置页面:
系统
- 操作场景:修改平台的Logo等标识信息,查看系统核心信息(如版本、数据库类型、环境)用于运维排查。
- 前置条件:
- 已登录平台,具备「系统管理员」权限
- 操作步骤:
- 进入系统设置页面:
- 左侧导航栏 → 【系统】→ 【系统设置】→ 【系统】
- 修改平台 Logo
- 点击【上传 Logo】按钮,选择 Logo 图片,支持格式:JPEG、PNG、WebP、SVG,最大文件大小:5MB
- 点击【确定】,即可上传成功,刷新即可查看
- 点击【删除】,恢复至平台默认 Logo
- 查看系统信息:
- 左侧导航栏 → 【系统】→ 【系统设置】→ 【系统信息】
- 页面显示核心信息:
- 「系统版本」:TeGo-AI平台版本号(如“v1.0.0”)
- 「数据库」:平台使用的数据库(如 “PostgreSQL”)
- 「运行环境」:部署环境(如“Production”“Development”)
- 「开发框架」:Next.js 15
- 进入系统设置页面:
- 注意事项:
- 系统信息页面仅可查看,不可修改(版本、数据库等需通过升级或配置变更)
- 预期结果:
- Logo 变更后,刷新页面可看到更新后的 Logo
- 系统信息页面可清晰查看平台核心配置,便于运维排查(如数据库连接问题)
用户管理
- 操作场景:管理员需创建新用户(如入职员工)、分配角色(如普通用户/管理员)、禁用离职用户账号,确保平台访问安全
- 前置条件:
- 已登录平台,具备「系统管理员」角色
- 已创建所需角色(如"普通用户""访客",参考角色管理)
- 操作步骤:
- 进入用户管理页面:
- 左侧导航栏 → 【系统】→ 【用户管理】
- 创建用户:
- 点击右上角【新增用户】按钮
- 填写用户信息:
- 邮箱:用于登录和接收通知(如"zhangsan@zhama.com",需唯一)
- 用户名:唯一标识(如"zhangsan",不可重复)
- 密码:设置登录密码,至少8位,包含数字和字母以及大小写
- 姓名:用户真实姓名(如"张三")
- 职位:选填
- 部门:选填
- 电话:选填
- 点击【创建】,系统提示"用户创建成功"
- 管理用户:
- 编辑:找到目标用户,点击操作列【编辑】,修改姓名、邮箱等信息,点击右下角「更新用户」保存信息
- 分配角色:点击操作列【设置】图标,进入用户角色管理,勾选用户所属角色,点击右下角「更新角色」保存角色信息
- 启用/禁用:点击操作列【激活】/【不激活】可控制用户是否可登录,禁用后用户无法登录平台
- 重置密码:点击操作列【重置密码】按钮,输入新密码,点击重置后成功
- 删除:点击操作列【删除】按钮,弹出删除用户询问窗,点击「删除用户」即可删除用户。注意:该操作会删除用户所有信息且不可逆,请谨慎操作
- 筛选用户:
- 关键词搜索:输入用户名、姓名或邮箱
- 角色筛选:下拉选择角色(如"系统管理员")
- 状态筛选:选择"激活"或"停用"
- 进入用户管理页面:
- 预期结果:
- 新用户创建后,可使用密码登录
- 角色分配后,用户仅拥有对应角色的权限(如普通用户无法访问【系统管理】)
- 注意事项:
- 用户名和邮箱需唯一,避免重复创建
- 禁用用户前,需确认其无未完成的关键任务(如智能体发布、MCP配置)
角色管理
- 操作场景:管理员需创建自定义角色(如"智能体审核员"),配置精细化权限(如仅允许审核智能体,不允许创建),实现权限最小化
- 前置条件:
- 已登录平台,具备「系统管理员」角色
- 操作步骤:
- 进入角色管理页面:
- 左侧导航栏 → 【系统】→ 【角色管理】
- 创建角色:
- 点击【新建角色】按钮
- 填写基础信息:
- 角色名称:唯一英文标识(如"agent_auditor"),只能包含数字、字母、下划线和连接符
- 显示名称:中文名称(如"智能体审核员")
- 描述:输入角色用途(如"负责审核智能体发布申请")
- 状态:选择"启用"
- 点击【创建角色】保存角色
- 管理角色:
- 编辑基本信息:找到目标角色,点击列表【操作】按钮,进入「基本信息」Tab页面,编辑用户显示名称、描述、是否启用等信息
- 分配系统权限:找到目标角色,点击列表【操作】按钮,进入「系统权限」Tab页面,勾选用户的系统权限
- 分配菜单权限:找到目标角色,点击列表【操作】按钮,进入「菜单权限」Tab页面,勾选允许访问的页面(如"智能体引擎-执行记录""智能体市场")
- 点击【保存】即可更新角色信息
- 筛选角色:
- 关键词搜索:输入角色名称进行筛选
- 状态筛选:下拉选择角色状态进行筛选
- 类型筛选:下拉选择角色类型进行筛选
- 进入角色管理页面:
- 预期结果:
- 角色创建成功后,可在用户管理中分配给用户
- 用户获得该角色后,仅拥有配置的权限(如"智能体审核员"无法创建智能体)
- 注意事项:
- 角色标识不可修改,创建时需谨慎命名
- 权限修改后,已分配该角色的用户实时获得新权限,无需重新登录
个人中心
个人信息
- 操作场景:用户需修改个人信息(如更新手机号、职位),确保信息准确
- 前置条件:
- 已登录 TeGo-AI 平台
- 操作步骤:
- 进入个人信息页面:
- 点击页面左下角用户名 → 选择【个人资料】→ 选择【个人信息】
- 编辑资料:
- 在个人资料标签页,点击右上角【编辑】按钮
- 修改信息:
- 姓名:输入真实姓名(如"李四")
- 手机号:输入新手机号
- 邮箱:若需修改,需联系管理员(邮箱用于登录,不可自行修改)
- 企业信息:输入个人所在的公司、职位、部门、所在地等信息
- 个人简介:输入个人简介、个人网站、github等链接
- 点击【保存更改】
- 进入个人信息页面:
- 预期结果:
- 信息修改后,个人中心实时显示更新后的内容
- 邮箱号是唯一登录标识,不可修改
- 注意事项:
- 姓名和职位修改无需审核,实时生效
账户设置
- 操作场景:用户需定期修改密码(提升安全性)
- 前置条件:
- 已登录 TeGo-AI 平台,且已绑定手机号/邮箱
- 操作步骤:
- 进入账户设置:
- 点击页面左下角用户名 → 选择【个人资料】→ 选择【账户设置】
- 修改密码:
- 点击【修改密码】按钮
- 输入当前密码 → 输入新密码(需符合复杂度:8-20位,包含大小写字母、数字和特殊符号)→ 再次输入确认新密码
- 点击【确认】,系统提示"密码修改成功",下次登录需使用新密码
- 查看信息:
- 查看当前用户名、上次登录时间、账户创建时间等
- 进入账户设置:
- 预期结果:
- 密码修改后,使用旧密码无法登录
- 注意事项:
- 新密码不可与近3次使用过的密码重复
偏好设置
- 操作场景:用户需自定义界面主题(如深色模式)或切换系统语言(如英文),提升使用体验
- 前置条件:
- 已登录 TeGo-AI 平台
- 操作步骤:
- 进入偏好设置:
- 点击页面左下角用户名 → 选择【个人资料】→ 选择【偏好设置】
- 主题切换:
- 在主题设置区域,选择主题类型:
- 浅色主题:默认,背景为白色,文字为深灰色
- 深色主题:背景为深灰色,文字为白色(适合夜间使用)
- 系统:自动匹配操作系统的主题设置
- 选择后即时生效,界面风格立即切换
- 在主题设置区域,选择主题类型:
- 语言设置:
- 在语言设置区域,下拉选择语言(如"中文(简体)""English")
- 点击【保存】,系统界面文字立即切换为所选语言
- 进入偏好设置:
- 预期结果:
- 主题切换后,所有页面风格统一更新(无部分页面不生效)
- 语言切换后,菜单、按钮、提示文字均显示为所选语言
- 注意事项:
- 部分第三方集成模块(如MCP服务详情)可能仅支持中文或者英文,切换英文后仍然保持原来的展示效果
- 个性化设置仅对当前用户生效,不影响其他用户
版本信息
版本号 | 更新日期 | 主要更新内容 |
---|---|---|
v1.0.0 | 2025-8-1 | 初始版本发布,包含智能体引擎、MCP服务、模型网关、提示词优化等核心功能 |